百白破疫苗小课堂
百白破是一种混合疫苗,主要用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发生。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因为病程可迁延数月,故称“百日咳”;临床病程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痉挛性咳嗽,可并发肺炎和脑炎,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易感人群多为6岁以下儿童,1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50%
白喉,是一种由革兰氏阳性白喉棒状杆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传播,临床特征是咽、喉、鼻处加膜形成,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病变。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创伤部位引起的疾病。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引起肌肉强直及阵发性痉挛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最后可因窒息、心力衰竭死亡,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目前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接种方法和程序
(1)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免疫程序:基础共3针,分别在出生后的第3,4,5月龄。加强免疫通常在基础免疫后18~24月龄内进行。由于大年龄儿童或成人对百日咳菌苗的不良反应较大,故6岁起加强用疫苗不再含有百日咳细菌成分,而改用白破二联制剂。
(3)有效期:接种完百白破疫苗后,并不能获得终生免疫,免疫有效期约为3-5年;对于破伤风来说,保护性抗体3年内维持在高水平,再次受伤后,若超过3年,且患者的伤口比较深,创面较小,伤口没有充分暴露在空气中,安全起见,患者即使打过百白破疫苗还要再打破伤风针,防止导致破伤风感染。
接种禁忌症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3)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4)对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尤其是患有哮喘的婴幼儿不宜接种,因接种后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常见接种反应及处置
接种后数小时内,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疼痛,可用新鲜土豆片贴敷或干净的毛巾敖敷;部分儿童会有硬结产生,可选用毛巾热敷或用消炎止痛膏;若出现低热(37.3℃~38℃)、哭闹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若体温>38.5℃,并伴有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痛、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