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预防接种
科普|为什么脊灰疫苗的接种程序要改变?
发布时间:2022/4/15 16:34:38 【字体大小:

科普|为什么脊灰疫苗的接种程序要改变?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不对称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该病广泛流行,所致麻痹不可逆,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故俗称小儿麻痹症。

      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都是脊灰病毒的传染源。脊灰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通过粪便排毒时间较长,在整个病程中或病后数周仍可排出病毒,通过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而传播。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脊灰病毒不是已经消灭吗,为什么还要打疫苗?

      目前没有治疗脊髓灰质炎的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支持治疗,所以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接种脊灰疫苗,通过几十年的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活动,我国于2000年宣布消除脊灰,并一直处于维持无脊灰状态,但是由于全球范围内还没有消灭脊灰,特别像我国的邻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仍存在脊灰野病毒传播,我国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性风险,因此所有儿童仍然需要按我国免疫程序及时接种脊灰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我国脊灰疫苗的程序是如何改变的?

      我国根据全球脊灰流行情况、消灭脊灰行动的进程,以及我国具体国情,对脊灰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过多次调整。

      20世纪60年代,全程采用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俗称糖丸)进行免疫接种;

      2016年5月起,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程序调整为“1+ 3”,即2月龄肌肉注射一剂次脊灰灭活疫苗(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口服一剂次二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2020年1月起,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程序再调整“2+2”,即2月龄、3月龄各接种一剂次IPV,4月龄、4周岁各接种一剂次bOPV。

 

脊灰疫苗的程序为什么要改变?

      脊灰疫苗包括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PV)两大类。

      虽然OPV在建立肠道免疫方面比IPV效果更好,价格也更为低廉,但是由于OPV是用脊灰野病毒株经过细胞传代复制使得病毒毒力减弱后筛选制成,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可能恢复毒性,从而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威胁儿童生命健康。

      随着全球消灭脊灰进程到了最后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不仅要消灭脊灰野病毒病例,也要消灭VAPP和VDPV病例。而IPV既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脊灰,同时也不会产生VAPP和VDPV病例,因此WHO建议从全程接种OPV的免疫程序过渡至IPV+OPV的序贯程序,直至全程使用IPV的免疫程序。

 

哪些人不能接种或需谨慎接种脊灰疫苗?

对脊髓灰质炎疫苗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

发热或疾病的急性期应暂缓接种脊灰疫苗,等病情恢复后可接种。

有以下情况的人群,不适宜接种bOPV,建议按照说明书全程接种IPV:

原发性免疫缺陷;

胸腺疾病;

有肛周脓肿病史者;

有症状的HIV感染或CD4T细胞计数低;

正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

近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正在使用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或近期曾接受免疫细胞靶向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