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我院手外科根治困扰七旬大爷的两年隐疾
69岁的叶大爷最近比较烦,说起烦恼的原因,还得追溯到两年前。
两年前,叶大爷的右脚大踇趾上长了一个囊肿,他便到当地医院做手术切除了囊肿。本以为万事大吉,不曾想,不久后这个“顽固”的囊肿在同一个位置再次卷土重来,也让叶大爷从此陷入不停进出医院做手术的困局。遗憾的是,每次都抱着希望进手术室,但每次手术完没多久,囊肿又会死灰复燃。
因为这个囊肿,叶大爷走起路来又疼又肿,甚至出现麻木、破溃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成了困扰他两年之久的心病。
当地医院说这个囊肿是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是一种形成于关节或肌腱上的小液囊,是一种良性囊肿,一般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问题是,腱鞘囊肿切除后,一般不易复发,而叶大爷脚上的这个“小东西”却反复发作。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我院手外科,手外科曾水龙医生仔细查看叶大爷的情况后陷入沉思:同一个部位反复出现腱鞘囊肿,一定是有什么深层次的病因被忽略了。
于是,曾水龙医生发起科室内疑难病例大讨论,又反复查阅文献,终于找到了“叛逆囊肿”的症结所在:“这个病表面上看囊肿包块在踇趾,实际病根在脚踝,也就是踝关节源性的踇趾腱鞘囊肿。叶大爷之前的治疗都只是切除了囊肿,治标不治本,所以才会反复发作。”
找到了病因,治疗起来就很容易了。曾水龙医生立刻为叶大爷制定手术方案,和张振杭医生一起,对叶大爷的右脚进行囊肿切除、腱鞘切开松解、踝关节交通口的修补手术。手术顺利,叶大爷的“心头病”成功切除,再也不怕复发了。
曾水龙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关节劳损、感染、关节退行变、外伤等原因,都可能引发腱鞘囊肿。一般情况下,体积较小的腱鞘囊肿通常不会引起特殊的症状或疼痛。但平时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关节,保持良好的姿势、适度休息、局部热敷、进行适当锻炼等都可以预防腱鞘囊肿的发生。”
从“头痛医头”到“追根溯源”,这例特殊病例的成功治疗,彰显了我院手外科在诊疗中“见微知著、整体施治”的核心理念。未来手外科将持续深耕微创技术,为更多复杂病例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