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导航”助力肛瘘治疗 我院放射科磁共振检查显成效
近日,我院放射科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MR)检查,为多位复杂肛瘘患者提供了精准的术前评估,助力临床手术成功实施,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尤其是为高龄患者降低了手术风险。
高龄患者精准诊疗:MR技术成关键
82岁的董奶奶因肛周肿痛一周入院,经放射科磁共振检查发现其右侧括约肌间隙存在肛瘘伴肛旁脓肿,并精准定位了内口位置(12点钟方向)及瘘管走向。放射科医生毛泉渭表示:“MR能清晰显示瘘管分支、脓肿范围及与括约肌的关系,为手术切除提供了‘导航图’,尤其对高龄患者而言,可大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促进术后恢复。”
肛瘘诊疗挑战:术前评估至关重要
肛瘘是肛周感染常见疾病,占我国肛肠疾病的36%,术后复发率高。传统手术需平衡“彻底切除病灶”与“保护肛门功能”的矛盾,若术前未能明确内口位置、瘘管分支或脓肿范围,易导致切除不彻底或括约肌损伤,引发复发或大便失禁。放射科主任胡涛强调,MR的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能无创评估瘘管活动性(结合DWI序列),为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复杂病例见证技术优势
同样受益的武大叔术前MR显示其肛瘘内口多达两个(6点及12点钟方向),并伴有皮下脓肿。毛泉渭医生解释:“复杂肛瘘若术中遗漏分支或内口,极易复发。MR的精准‘侦查’帮助外科医生一次性解决问题,避免患者多次手术之苦。”
技术赋能 提升区域诊疗水平
我院放射科近年来依托磁共振技术,在肛瘘、肛周脓肿等疾病的术前评估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该技术具有无创、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等特点,能有效降低手术难度,改善患者预后,尤其为老年、复杂病例提供了更安全的诊疗选择。
未来,科室将继续深化多学科协作,推动精准影像技术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助力患者实现“一次手术,彻底治愈”的目标。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