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紧急抢救!高温天两男子户外干活送急诊!医生紧急提醒
近日,连续高温天气席卷上虞,户外劳作引发的热相关疾病明显增多。我院急诊科接连收治了多名因高温作业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患者,经全力抢救转危为安。急诊科主任厉浒就此发出紧急提醒:“高温环境下劳作需严防热射病及并发症,一旦出现不适需立即干预。”
田间晕倒体温飙至40.5℃ 老伯险遭热射病夺命
患者俞老伯在田里劳作时突然晕倒,被家人发现时已意识不清,送至医院时体温高达40.5℃,血压骤降,皮肤灼热。急诊团队迅速启动热射病抢救预案,用冰块、控温毯、冰帽联合冰盐水输注为其降温,同时扩容升压。1小时后,俞老伯体温降至39℃以下,意识逐渐恢复,但因高温导致了肾功能和横纹肌损伤,需进一步住院治疗。“热射病会导致多器官衰竭,降温速度直接决定预后。”厉浒主任强调。
烈日下劳作一天 男子肌肉“溶解”
无独有偶,顾先生因在高温下连续劳作,出现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检查发现其肌酸激酶和肌酐水平异常升高,确诊为热痉挛引发的横纹肌溶解伴急性肾损伤。经补液、利尿等治疗,顾先生情况逐步好转。“热痉挛看似轻微,但可能迅速发展为横纹肌溶解,甚至肾衰竭。”厉浒主任解释。
急诊科主任:预防是关键 出现症状立即停工
针对近期高温健康风险,厉浒主任提出三点建议:
避开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户外劳作,必要时每20分钟休息一次;
及时补充电解质: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3升,可适量饮用含盐分的运动饮料;
警惕早期症状:如头晕、恶心、肌肉痉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转移到阴凉处,若症状加重需即刻就医。
“热射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而俞老伯和顾先生的案例警示我们,高温天户外作业必须做好防护。”厉浒主任呼吁用人单位及劳动者重视防暑降温,避免悲剧发生。
目前,医院已开通高温疾病救治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干预。
.jpg)
.jpg)